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
關於 KudoZ 運作的談論(Let's Talk about the KudoZ Matters ) Thread poster: Wenjer Leuschel (X)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5:55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基于事实的说法是:
Hot spots 在某种情况下等于“资源竞得所造成的性能瓶颈”,但因为这种瓶颈非一般性的瓶颈,是设计上必然会遇到的情况,专业上的理解、学术上的称法,全都指向这样的解读,因此称为“热点”。
甚至到处找到的解说顶多也是指出 "places in a hardware design that turn into performance bottlenecks due to resource contention",很清楚:“热点”不只是“�... See more 基于事实的说法是:
Hot spots 在某种情况下等于“资源竞得所造成的性能瓶颈”,但因为这种瓶颈非一般性的瓶颈,是设计上必然会遇到的情况,专业上的理解、学术上的称法,全都指向这样的解读,因此称为“热点”。
甚至到处找到的解说顶多也是指出 "places in a hardware design that turn into performance bottlenecks due to resource contention",很清楚:“热点”不只是“瓶颈”或“性能瓶颈”。
若非如此,文本大可直接写成 bottlenecks 或 performance bottlenecks 即可,干嘛写 hot spots?
clearwater wrote:
Wenjer Leuschel wrote:
这道题说的“热点”是一种特殊情况下的“瓶颈”,不会是通常情况下的“瓶颈”,否则可以直接称为 bottlenecks。既然称为 hot spots,绝对不会是没有原因的。学术研究上是怎样的称法呢?
5. More generally, any place in a hardware design that turns into a performance bottleneck due to resource contention.
故而觉得“性能瓶颈”比较合适。
[Edited at 2007-04-15 07:52] ▲ Collapse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5:55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Huijun Suo wrote:
本人为期一个月、代号“小旋风”的 KudoZ 快速脱贫行动宣告圆满结束。在各位同仁的悉心指导和热情支持下,我感觉自己处理翻译疑难问题的能力大有长进,个人认为这样一个栏目对于 ProZ 新人还是很有帮助的。至于分数,就如 Wenjer 所说,多了也肥不起来,重在参与和汲取其中真正有益的东西,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人将继续参与,只是会在关注强度上量力而行。谢谢大家:Askers, Answers, Those who agree, disagree and stand neutral, and Moderator.
每一位翻译者,只要中外文理解与表达能力达到一定的水平,也认真不断求取专业知识,一面翻译一面增强知识学问,都很容易找到脱贫的道路。
欢迎你加入行列!要成为会员,可以 4000 点 BrowniZ 抵充 30 美元,只需 90 美元支付一年的会员费用。如需协助,可按照我一向给予其他同仁协助的模式办理:私下已去函说明。如有疑义,请和另函中指出的同仁联系,他们会告诉你如何进行。
祝你事业顺利!
又及:我可能认识几位你的旧同事。那是在两家大公司合并前的事了。
[Edited at 2007-04-15 01:00]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5:55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wherestip wrote:
Final Arbitor
我很能理解你不愿意多说的原因,这是人之常情,没有必要淌的浑水,原本也该规避。
不过,我想说的是,无人的语文能力没有瑕疵,也无人的人格完美无缺,在 KudoZ 的问答行为当然会同时暴露出提问者和答题者的能力与人格方面的情况,但那只是参与者一时的面貌,经过时间会有改变的,也就是人的能力和人格发展会随着时间和场设改变,所有的判断都必须保留几分,无须认定一时看到的为人们的能力和人格的定型。甚至我个人也是在参与 KudoZ 和 Forum 里的讨论中逐渐发现自己的问题,慢慢找到修正的道路,因此获得某种程度的成长。每个人不仅不完美,甚至可能有阴暗的一面,但那些都是可以修正的。在这方面,我以为给自己信心、给别人信心都是必要的善意。 | | |
wherestip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6:55 Chinese to English + ... 虚心使人进步 骄傲使人落后 | Apr 14, 2007 |
Wenjer Leuschel wrote:
不过,我想说的是,无人的语文能力没有瑕疵,也无人的人格完美无缺,在 KudoZ 的问答行为当然会同时暴露出提问者和答题者的能力与人格方面的情况,但那只是参与者一时的面貌,经过时间会有改变的,也就是人的能力和人格发展会随着时间和场设改变,所有的判断都必须保留几分,无须认定一时看到的为人们的能力和人格的定型。甚至我个人也是在参与 KudoZ 和 Forum 里的讨论中逐渐发现自己的问题,慢慢找到修正的道路,因此获得某种程度的成长。每个人不仅不完美,甚至可能有阴暗的一面,但那些都是可以修正的。在这方面,我以为给自己信心、给别人信心都是必要的善意。
Yes, indeed. I couldn't agree more.
[Edited at 2007-04-14 21:55] | |
|
|
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6:55 English to Chinese + ...
既然原文提到guest,我想这位"go-to person”也许是指某些高级旅馆里的Concierge。guests若有什么问题或需要都可以找他协助。译为“可靠的人;可依赖的人;关键先生”也许不大确切,因为未反映出"go-to person”的职能。但我觉得文哲有点太认真,对Lindsay似乎太严厉了些。别把人吓着!:)
[Edited at 2007-04-15 00:46]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5:55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Yueyin Sun wrote:
既然原文提到guest,我想这位"go-to person”也许是指某些高级旅馆里的Concierge。guests若有什么问题或需要都可以找他协助。译为“可靠的人;可依赖的人;关键先生”也许不大确切,因为未反映出"go-to person”的职能。但我觉得文哲有点太认真,对Lindsay似乎太严厉了些。别把人吓着!:)
不会的,看来那位年轻人颇有主见,对他严厉些,即使他嘴上不认,心里还是会修正的,吓不着的。如果他正在处理客户交付的翻译任务,很可能还真的用了“专人”,而不是用“可靠的人”呢。就像是嘴巴上坚持 hot spots 是“瓶颈”的,交出去的翻译八成是“热点”一样。;)
文里的 the guest 可能是酒店里的宾客,也有可能是参加会议的宾客。在酒店里有那类的专人,在某些大型的国际会议上也有那样的专人。比方说,报到时接触的是报到处的专人,分派酒店房间另有专门处理派房事宜的专人,需要安排接送车务的也有专人,开会期间的导览如需口译陪同也有专人,那句 "There is a go-to-person depending on the need of the guest." 说的其实就是此等事宜的专人。
另外,顺道说一下,答题者答题时有所谓的 confidence level,提问者选定答案做结束时,也似乎应该来个 confidence level,因为Lindsay 写道:“你也应该发现,我并没有把答案加到词库里去,因为我心里依然有些不肯定的地方。”:D
[Edited at 2007-04-15 07:54] | | |
Xiaoping Fu Canada Local time: 14:55 Chinese to English + ...
jyuan_us wrote:
这种人叫大拿。广东话好像叫湿服(师傅)
这个挺传神,只是懂得的人太少。即使在北方,好像也只有在工厂才比较常听到这种说法。而且,包含的感情色彩太浓,褒贬都比较强烈。譬如说,某位姓张的技工被称为“张大拿”。这一方面是称赞他技术高超,某些活儿非他别人干不了;另一方面也暗讽这个人比较“牛”,时不时的可能会“拿一手”。:-) 英文中的“go-to-person”就没有“拿一手”的含义,反而有“有求必应”的意思。
英文中说“You are the man!”时,“the man”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就是能解决问题的不二人选。
“a go to person”的言下之意就是“找他准没错”。这个语词所强调的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此人被指定的职位。所以,我认为“专人”的译法也只是差强人意而已。
[Edited at 2007-04-15 04:59]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5:55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Xiaoping Fu wrote:
jyuan_us wrote:
这种人叫大拿。广东话好像叫湿服(师傅)
这个挺传神,只是懂得的人太少。即使在北方,好像也只有在工厂才比较常听到这种说法。而且,包含的感情色彩太浓,褒贬都比较强烈。譬如说,某位姓张的技工被称为“张大拿”。这一方面是称赞他技术高超,某些活儿非他别人干不了;另一方面也暗讽这个人比较“牛”,时不时的可能会“拿一手”。:-) 英文中的“go-to-person”就没有“拿一手”的含义,反而有“有求必应”的意思。
英文中说“You are the man!”时,“the man”也是这个意思。就是说,你就是能解决问题的不二人选。
“a go to person”的言下之意就是“找他准没错”。这个语词所强调的是他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此人被指定的职位。所以,我认为“专人”的译法也只是差强人意而已。
A Go-to Person 或 a go-to person 必定是指定的专人;若是前者,有可能是选拔出来的公认为可靠的专人,但若是后者,那只是“任务型”的专人。
我前头解释过,大型会议活动会有各式各类的“专人”,活动期间要办事当然是“找他准没错”。但若在社群生活中某些人被指定为 Go-to Persons,那就是社群认定的“专人”,大体上也只能期望他们没有被错看为“可靠之人”。
重点是,两者的大写和小写传达了不同的意义。
[Edited at 2007-04-15 07:58] | |
|
|
Julia Zou China Local time: 05:55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脱贫行动宣告圆满结束——进入小康了吗? :-) | Apr 15, 2007 |
Huijun Suo wrote:
本人为期一个月、代号“小旋风”的 KudoZ 快速脱贫行动宣告圆满结束。在各位同仁的悉心指导和热情支持下,我感觉自己处理翻译疑难问题的能力大有长进,个人认为这样一个栏目对于 ProZ 新人还是很有帮助的。至于分数,就如 Wenjer 所说,多了也肥不起来,重在参与和汲取其中真正有益的东西,探索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本人将继续参与,只是会在关注强度上量力而行。谢谢大家:Askers, Answers, Those who agree, disagree and stand neutral, and Moderator.
虽然分数多了也肥不起来,但回答问题的确是有益无害的。:-) 我一闲下来,就喜欢在网上看娱乐八卦(虽无害但也无益)。但开始在kudoz回答问题之后,八卦看得少了,google用得多了。不管回答的问题得到的是各位同仁的agree还是neutral, 大家的评论都让我受益匪浅。虽然从大四开始翻译,如今号称有十年翻译经验,但感觉这几个月的进步比以前十年的进步(几乎没有)都多。我想原因很简单,就是proz里高手如云,我怎么也能“近朱者赤”地沾点儿光呀。:-)
我一直是kudoz的积极参与者,都说“言多必失”,估计我的马脚也露了不少了,有碍观瞻的时候就请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尽请批评、指正。:-)
[Edited at 2007-04-15 07:07]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5:55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quote]Juliazou wrote:
Huijun Suo wrote:
我一直是 KudoZ 的积极参与者,都说“言多必失”,估计我的马脚也露了不少了,有碍观瞻的时候就请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但批评与指正还是非常欢迎的。
一直看到你在進步之中呢。;) | | |
Julia Zou China Local time: 05:55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quote]Wenjer Leuschel wrote:
Juliazou wrote:
Huijun Suo wrote:
我一直是 KudoZ 的积极参与者,都说“言多必失”,估计我的马脚也露了不少了,有碍观瞻的时候就请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但批评与指正还是非常欢迎的。
一直看到你在進步之中呢。;)
谢谢Wenjer!:-) 也谢谢你的帮助! | | |
Shaunna (X)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7:55 English to Chinese + ...
我也一样。
马脚露露的,不怕。皮不厚学不来呢。
Juliazou wrote:
我一直是kudoz的积极参与者,都说“言多必失”,估计我的马脚也露了不少了,有碍观瞻的时候就请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尽请批评、指正。:-)
| |
|
|
Julia Zou China Local time: 05:55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Shaunna wrote:
我也一样。
马脚露露的,不怕。皮不厚学不来呢。
Juliazou wrote:
我一直是kudoz的积极参与者,都说“言多必失”,估计我的马脚也露了不少了,有碍观瞻的时候就请大家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实在忍不住的时候尽请批评、指正。:-)
我们俩应该经常总结一下:比比谁的马脚露得多,谁的脸皮磨得更厚。:-)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5:55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Juliazou wrote:
我们俩应该经常总结一下:比比谁的马脚露得多,谁的脸皮磨得更厚。:-)
你們倆不要比啦!臉皮最厚的在此。連我私下請求合作,人家公開拒絕,我都不覺得有什麼丟臉,這種臉皮之厚,哪是城牆可比? | |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7:55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A Go-to Person=交托人
廣東話有"交帶得過"的人。
在英文字典中,go-to (gt)的意思是
adj.
Being a player on an athletic team who is relied upon to make important plays, especially in clutch situations: the team's go-to receiver.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ourth Edition copyright ©2000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Updated in 2003. Published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 See more A Go-to Person=交托人
廣東話有"交帶得過"的人。
在英文字典中,go-to (gt)的意思是
adj.
Being a player on an athletic team who is relied upon to make important plays, especially in clutch situations: the team's go-to receiver.
The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ourth Edition copyright ©2000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Updated in 2003. Published by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哲兄譯作"可靠的专人", 可信靠的“任务型”专人,意思甚為明顯。
Wenjer Leuschel wrote:
A Go-to Person 或 a go-to person 必定是指定的专人;若是前者,有可能是选拔出来的公认为可靠的专人,但若是后者,那只是“任务型”的专人。
我前头解释过,大型会议活动会有各式各类的“专人”,活动期间要办事当然是“找他准没错”。但若在社群生活中某些人被指定为 Go-to Persons,那就是社群认定的“专人”,大体上也只能期望他们没有被错看为“可靠之人”。
▲ Collapse | | |
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