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 |
最近看了看中文版的Proz Thread poster: chrisleo
|
chrisleo Local time: 05:04 Chinese to English + ... TOPIC STARTER 忍不住回帖的冲动——理论联系实际 | Dec 5, 2007 |
虽然我没有说过多少次,但是我同样和你一样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这一真理。同样好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这两点我想是有定论的。所以我们应该理论结合实践,理论联系实践,让实践上升到理论,让理论指导实践。
想起了初中背诵思想政治时的样子,哈哈。 还想起了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记得当时对于书上的教条,总有些逆反。甚至后来在课堂�... See more 虽然我没有说过多少次,但是我同样和你一样认为“理论来源于实践”这一真理。同样好的理论可以“指导实践”。这两点我想是有定论的。所以我们应该理论结合实践,理论联系实践,让实践上升到理论,让理论指导实践。
想起了初中背诵思想政治时的样子,哈哈。 还想起了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记得当时对于书上的教条,总有些逆反。甚至后来在课堂上学习一些理论时,还试图从论证其不成立。
Wenjer Leuschel wrote:
Chris Leo wrote:
我觉得翻译理论对于翻译实践就像是基础学科对于具体工程专业一样,翻译理论所讲述的是general的东西,很多译者并没有感受到理论的直接作用,这并不能表明翻译理论的价值不高。很多译者都是间接的受到了影响,只是不知道具体的概念。
.....
所以我人认为理论和规范才是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
我已经不知说过多少次了:理论是从实际的事物经过归纳、抽象、普遍化的产物;没有事务的基础,谈理论是空谈。
基础学科对于具体工程专业之所以有一定的影响,并非理论走在具体工程之前,而是具体工程上的需要使得理论研究不得不往前推移。物理学不过是观察事物归纳出来,再经实验检证出来的学问;物理学上的所有理论都是需要经过实际应用的检证,不会是以物理学家从抽象的数理关系里推论出来的结果为依归。也就是,理论不足以规范实务,而是恰恰相反,实务的检证才是理论成不成立的标准。
至于这个网站在地化的目的何在,当然可以揣测是为了曝光率,但曝光率并不保证好名声,就像任何人的曝光率一样,没有解决翻译问题的实力为支持,广告宣传再大,来一个客户就会断一个客户,圈子就那么大,经得起多少个失望的客户?
[Edited at 2007-12-05 12:42]
[Edited at 2007-12-05 15:01] ▲ Collapse | | |
wherestip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6:04 Chinese to English + ...
我看这个议题是否太广了些? 文学著作的翻译显然与其它文本的翻译性质不同.
像 Wenjer 所说, 大部分日常文件只要将原意翻清楚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没有必要抠字眼. 技术领域内的专门用语当然要搞懂译对, 但并没有什么神秘的.
文学的东西则不同. 前一阵 chance 开的一栏中我也对 尊重原著的文风 简单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Chris 在一栏中提到 Venuti 及他提倡的 foreignising 的观点. Venuti 提出的理论我看也是针对翻译文学著作而言的. 我找到他一篇文章读了读. 在翻译文学著作方面, 我是同意 Venuti 的许多见解的. | | |
chrisleo Local time: 05:04 Chinese to English + ... TOPIC STARTER 回复wherestip同仁 | Dec 5, 2007 |
议题确实大了点,现在对于概念理解各有不同,有出现译者之间自说自语的情况。同一名词,可能不同译者的理解不同。
关于同化与异化,我认为不只是限于文学翻译。例如公司宣传材料,广告等等的翻译,都是涉及到文化的认同。如果一个公司在扩张海外市场,打造公司形象的时,没有处理好同化与异化的关系,很可能造成它的品牌不被目标群体所认同。
... See more 议题确实大了点,现在对于概念理解各有不同,有出现译者之间自说自语的情况。同一名词,可能不同译者的理解不同。
关于同化与异化,我认为不只是限于文学翻译。例如公司宣传材料,广告等等的翻译,都是涉及到文化的认同。如果一个公司在扩张海外市场,打造公司形象的时,没有处理好同化与异化的关系,很可能造成它的品牌不被目标群体所认同。
对于技术性的翻译,设计到的文化现象很少或者没有,但也涉及到语言形式上的同化与异化。选择洋腔洋调还是选择地道的中文。这是译者需要面临的。我不反对洋腔洋调,适度的引入外来语,也可以丰富本土语言。这也是个度的问题。
我还是喜欢在翻译中的咬文嚼字。因为咬文嚼字,才确保了译文的精准或优美。试想某一跨国企业的中文网站,只是达到了沟通的目的,读者明白基本的意思,但是语言蹩脚不堪,语句不通,不符合基本的语法习惯和词汇搭配,那是什么效果?相反,语言通顺,用辞恰当,整体文风大气,适度异化,带入一些异域的成分,那又是什么效果? 正像人的衣服,只是达到了保暖遮羞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那不能算是服装,只是衣服。
wherestip wrote:
我看这个议题是否太广了些? 文学著作的翻译显然与其它文本的翻译性质不同.
像 Wenjer 所说, 大部分日常文件只要将原意翻清楚就基本达到目的了. 没有必要抠字眼. 技术领域内的专门用语当然要搞懂译对, 但并没有什么神秘的.
文学的东西则不同. 前一阵 chance 开的一栏中我也对 尊重原著的文风 简单谈了自己的一点看法. Chris 在一栏中提到 Venuti 及他提倡的 foreignising 的观点. Venuti 提出的理论我看也是针对翻译文学著作而言的. 我找到他一篇文章读了读. 在翻译文学著作方面, 我是同意 Venuti 的许多见解的.
▲ Collapse | | |
wherestip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6:04 Chinese to English + ...
Chris Leo wrote:
议题确实大了点,现在对于概念理解各有不同,有出现译者之间自说自语的情况。同一名词,可能不同译者的理解不同。
关于同化与异化,我认为不只是限于文学翻译。例如公司宣传材料,广告等等的翻译,都是涉及到文化的认同。如果一个公司在扩张海外市场,打造公司形象的时,没有处理好同化与异化的关系,很可能造成它的品牌不被目标群体所认同。
对于技术性的翻译,设计到的文化现象很少或者没有,但也涉及到语言形式上的同化与异化。选择洋腔洋调还是选择地道的中文。这是译者需要面临的。我不反对洋腔洋调,适度的引入外来语,也可以丰富本土语言。这也是个度的问题。
我还是喜欢在翻译中的咬文嚼字。因为咬文嚼字,才确保了译文的精准或优美。试想某一跨国企业的中文网站,只是达到了沟通的目的,读者明白基本的意思,但是语言蹩脚不堪,语句不通,不符合基本的语法习惯和词汇搭配,那是什么效果?相反,语言通顺,用辞恰当,整体文风大气,适度异化,带入一些异域的成分,那又是什么效果? 正像人的衣服,只是达到了保暖遮羞的作用,没有体现出更高层次的审美要求,那不能算是服装,只是衣服。
Chris,
I agree with what you just said. I would think a lot of times, it's a matter of how much time and effort one wants to and could afford to put into a piece of translation. If someone handed me a piece of English text that read like Chinese I'd feel very bad too.  | |
|
|
wherestip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6:04 Chinese to English + ...
For those interested, here's a short bio of Lawrence Venuti ...
http://www.temple.edu/humanities/Bios/Venuti.htm
Here's the article of his I read. You pretty much get an idea of the main thrust of what he espouses.
http://www.wordswithoutborders.org/article.php?lab=HowTo
The foreign language is the first thing to go, the very sound and order of the words, and along with them all the resonance and allusiveness that they carry for the native reader. Simultaneously, merely by choosing words from another language, the translator adds an entirely new set of resonances and allusions designed to imitate the foreign text while making it comprehensible to a culturally different reader. These additional meanings may occasionally result from an actual insertion for clarity. But they in fact inhere in every choice that the translator makes, even when the translation sticks closely to the foreign words and conforms to current dictionary definitions. The translator must somehow control the unavoidable release of meanings that work only in the translating language. Apart from threatening to derail the project of imitation, these meanings always risk transforming what is foreign into something too familiar or simply irrelevant. The loss in translation remains invisible to any reader who doesn't undertake a careful comparison to the foreign text-i.e., most of us. The gain is everywhere apparent, although only if the reader looks.
But usually we don't look. Publishers, copy editors, reviewers have trained us, in effect, to value translations with the utmost fluency, an easy readability that makes them appear untranslated, giving the illusory impression that we are reading the original. We typically become aware of the translation only when we run across a bump on its surface, an unfamiliar word, an error in usage, a confused meaning that may seem unintentionally comical ...
[Edited at 2007-12-05 17:06] | | |
LoyalTrans Local time: 05:04 English to Chinese + ...
咬文嚼字也是要建立在充分理解原文的基础上的。如果对原文的理解本身就有误,那么再咬文嚼字,文采再怎么斐然,也是白费。
我同意文学类(或称“综合类”或“非专业类”)方面的翻译的确需要“翻译水平”,但对于专业类的稿件,我以为专业知识和对原文的理解正确才是第一位的,换言之,“信”在这里才是第一位的。我相信客户宁可要准确但可读性差的翻译,也不要看上去很通顺但实际满篇错误的翻译。当然最好的境界是“信达雅”,但你真“信达雅”了,估计客户也付不起那个价。
另外,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问题,大家都是合法地卖,都要混口饭吃。对我而言,只要能让客户/雇主满意,赚到钱就行了。而对于您的师兄,只要能把学生唬住,目的也就达到了。 | | |
LoyalTrans Local time: 05:04 English to Chinese + ...
Chris Leo wrote:
所以我人认为理论和规范才是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
我倒很好奇,什么样的“理论和规范”(而不是对原文的忠实度、目标语言的驾驭能力等等)能衡量翻译质量??愿闻其详。
另外,我不明白你的师兄为什么会对商业翻译有轻蔑的感觉。老实说,最好的评判标准是拿出一篇general的东西(比如现在proz translation contest,够不专业了吧)大家都翻译一下,以此来评判高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优秀的“商业翻译”水平,在鄙人看来,翻译“文学”的水平不见得低于“学院派”翻译-当然,“理论”水平肯定要大大逊色了。 | | |
chrisleo Local time: 05:04 Chinese to English + ... TOPIC STARTER
我发现我们已经在各说个的。其实Cai兄你说的那些有好多我是赞同的,而我所说的你也未必否认。
1.对于咬文嚼字,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于语言的优美,也不只是限于文学翻译。咬文嚼字的作用在于语言的优美和精准。对于科技翻译,咬文嚼字的作用就在于精准。举yueyinsun在07年9月23日在“秀一秀自己常用的的翻译工具吧”的帖子为例:
“请注意金山词霸有错... See more 我发现我们已经在各说个的。其实Cai兄你说的那些有好多我是赞同的,而我所说的你也未必否认。
1.对于咬文嚼字,它的作用不只是在于语言的优美,也不只是限于文学翻译。咬文嚼字的作用在于语言的优美和精准。对于科技翻译,咬文嚼字的作用就在于精准。举yueyinsun在07年9月23日在“秀一秀自己常用的的翻译工具吧”的帖子为例:
“请注意金山词霸有错 Sep 23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是,金山词霸误将 Pyridine (吡啶)解释为嘧啶 (Pyrimidine)。不知新版是否改正?另外还发现过其中的几处错误,但一时想不起来了。有一次给 test translation 评分,发现有好几位都将 Pyridine 译成嘧啶。估计他们都是查的金山词霸。这本来应该算一大错,考虑到是金山词霸误人子弟,故将其算为小错。但如果在翻译关于吡啶的专利或论文时,通篇都将吡啶误译为嘧啶,那麻烦就大了。所以,有些重要的关键词还是要查一下专业词典才保险。Google 也不可全信。”
http://www.proz.com/topic/84307?start=30&float=
如果不是yueyingsun的咬文嚼字,那Pyridine就成了嘧啶了。
每一个专业译者都不是全能的,总会遇到自己不肯定的概念或术语,即使是自己认为想当然对的表达方法,那也有可能是错误的,甚至词典都有错误。咬文嚼字的作用就在于此。
对于文学翻译,咬文嚼字的作用也不只是“文采斐然”,如果原作是结结巴巴,那理想的翻译也是结结巴巴。
2.对于忠实于原文,信达雅,难道不是理论和规范?这一点我是同意你的观点的。其实对于“宁信而不顺”鲁迅也早持肯定态度。这一点对于科技翻译,合同、法律的翻译,现代翻译理论也是有定论的。在信的前提下,要讲究语言的规范性。
说个题外话,信达雅是什么意思,我想不是每一个人都知道确切含义的。雅是“雅言”的雅。
3.对于比一比译作,我觉得这个意义不大。因为评判者的标准不一样,同样一篇译稿,打分就不一样。当然了,太蹩脚的译作,明显的存在语法错误,搭配不当,技术概念的误解,应该得分不高。
总的来说,我认为不少同仁对于语言的规范性要求不够高,理论修养不高。谈到理论修养,并非要每位译者成为理论家,而是适当的了解一些,用以指导实践。不少同仁取得的成就是有目共睹的,这并不意味着他不存在其他方面的缺陷,更可怕的是自己看不到自己的问题,蔑视存在的问题。
Robert Cai wrote:
Chris Leo wrote:
所以我人认为理论和规范才是衡量翻译质量的标准。
我倒很好奇,什么样的“理论和规范”(而不是对原文的忠实度、目标语言的驾驭能力等等)能衡量翻译质量??愿闻其详。
另外,我不明白你的师兄为什么会对商业翻译有轻蔑的感觉。老实说,最好的评判标准是拿出一篇general的东西(比如现在proz translation contest,够不专业了吧)大家都翻译一下,以此来评判高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优秀的“商业翻译”水平,在鄙人看来,翻译“文学”的水平不见得低于“学院派”翻译-当然,“理论”水平肯定要大大逊色了。
[Edited at 2007-12-06 03:02] ▲ Collapse | |
|
|
chrisleo Local time: 05:04 Chinese to English + ... TOPIC STARTER
Robert Cai wrote:
另外,不存在谁看不起谁的问题,大家都是合法地卖,都要混口饭吃。对我而言,只要能让客户/雇主满意,赚到钱就行了。而对于您的师兄,只要能把学生唬住,目的也就达到了。
在解决温饱的前提下,是不是应该考虑一些更高层次的东西呢? | | |
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6:04 English to Chinese + ...
首先我相信Chris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帮助改进Proz.com中文版。我个人认为,Proz.com中文版的错误和缺陷在所难免。世界上任何译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还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来。不过,我们不但要指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为了便于改进,我建议在讨论时针对有错误、缺陷的部分先列出以下几项:
英文原文:
目前译文:
建议译文:
然后再加上评论意见。这样,就便于其他同事针对性地发表具体意见。待有了比较充分的讨论意见之后,可由原来翻译该部分的小组成员参考这些意见加以修改。
另外,希望大家都冷静一些,不要意气用事。以前也有人对中文版提出过意见,但那纯粹是为了羞辱翻译小组的成员而故意找茬。他一开始就声明说如果自己不被封的话,他将提出详细意见。可以后来当Kevin让他提出自己的修改版本时,他却又说没时间。结果,闹了个不欢而散、不了了之。 | | |
chrisleo Local time: 05:04 Chinese to English + ... TOPIC STARTER
Robert Cai wrote:
老实说,最好的评判标准是拿出一篇general的东西(比如现在proz translation contest,够不专业了吧)大家都翻译一下,以此来评判高下。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优秀的“商业翻译”水平,在鄙人看来,翻译“文学”的水平不见得低于“学院派”翻译-当然,“理论”水平肯定要大大逊色了。
对与Proz上的比赛,有两次都产生过参与的冲动,可以当时因为手头事情放不下,过去了也就忘了。后来觉得意义不大,在没有留意过。Cai兄是获得过比赛名次的,水平应该不低。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你反对“咬文嚼字”,反对提高"理论修养“的论据。
对于我是骡子是马,我的回答是否定的,我既不是骡子也不是马。哈哈,开个玩笑。
要想成为真正意义上高标准的译者,实践是一方面,理论修养也很重要。当你去学习理论时,你会了解到历史上的那些译者们遇到的问题,困惑,处理的方法。这些都是浓缩的精华,即使你不赞同他的观点和方法,同样会会大大开阔你眼界。
[Edited at 2007-12-06 03:14] | | |
chrisleo Local time: 05:04 Chinese to English + ... TOPIC STARTER
谢谢yuyinsun的提醒。我的出发点确实没有恶意。最初的想法是,当我无疑中看到中文版时,处于一个语言工作者的本能,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的想法发了上了,零零散散。这也是我的个性使然。后来文哲兄的帖子提醒了我,我觉得这样做有得罪人的嫌疑。但是既然已经发了,也收不回来。
我觉得只要我的心态公道,成员们一定会理解的。我会用事实证明,我并非恶意。�... See more 谢谢yuyinsun的提醒。我的出发点确实没有恶意。最初的想法是,当我无疑中看到中文版时,处于一个语言工作者的本能,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的想法发了上了,零零散散。这也是我的个性使然。后来文哲兄的帖子提醒了我,我觉得这样做有得罪人的嫌疑。但是既然已经发了,也收不回来。
我觉得只要我的心态公道,成员们一定会理解的。我会用事实证明,我并非恶意。我想我作为一个”青年“的译者,提出的建议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也希望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包容我的不足之处。
Yueyin Sun wrote:
首先我相信Chris的出发点是好的,是为了帮助改进Proz.com中文版。我个人认为,Proz.com中文版的错误和缺陷在所难免。世界上任何译文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总还可以找出不足之处来。不过,我们不但要指出问题,更要解决问题。为了便于改进,我建议在讨论时针对有错误、缺陷的部分先列出以下几项:
英文原文:
目前译文:
建议译文:
然后再加上评论意见。这样,就便于其他同事针对性地发表具体意见。待有了比较充分的讨论意见之后,可由原来翻译该部分的小组成员参考这些意见加以修改。
另外,希望大家都冷静一些,不要意气用事。以前也有人对中文版提出过意见,但那纯粹是为了羞辱翻译小组的成员而故意找茬。他一开始就声明说如果自己不被封的话,他将提出详细意见。可以后来当Kevin让他提出自己的修改版本时,他却又说没时间。结果,闹了个不欢而散、不了了之。
▲ Collapse | |
|
|
LoyalTrans Local time: 05:04 English to Chinese + ...
Chris Leo wrote:
对与Proz上的比赛,有两次都产生过参与的冲动,可以当时因为手头事情放不下,过去了也就忘了。后来觉得意义不大,在没有留意过。Cai兄是获得过比赛名次的,水平应该不低。但是这并不能成为你反对“咬文嚼字”,反对提高"理论修养“的论据。
纠正一下,我没得过获得过比赛名次。。。
这个话题见仁见智,再讨论下去意义不大,求同存异吧。 | | |
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6:04 English to Chinese + ...
这点一眼就能看出来。善意的意见是会受欢迎的,也是不会得罪人的。
Chris Leo wrote:
谢谢yuyinsun的提醒。我的出发点确实没有恶意。最初的想法是,当我无疑中看到中文版时,处于一个语言工作者的本能,不假思索的把自己的想法发了上了,零零散散。这也是我的个性使然。后来文哲兄的帖子提醒了我,我觉得这样做有得罪人的嫌疑。但是既然已经发了,也收不回来。
我觉得只要我的心态公道,成员们一定会理解的。我会用事实证明,我并非恶意。我想我作为一个”青年“的译者,提出的建议肯定有不成熟的地方,也希望各位前辈各位同仁包容我的不足之处。
| | |
chrisleo Local time: 05:04 Chinese to English + ... TOPIC STARTER
谢谢各位同仁支持,对于我观点,无论各位赞同还是反对,我都感到很高兴,因为我们是在通过一种文明的方式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今天晚上,我做了两件事情:作了一个简单的改造方案,对Proz中文首页的主要栏目和术语做了分析和建议。
我打算明天抽时间再看一下,然后发上来,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正如yueyinsun同仁所讲,任何翻译都�... See more 谢谢各位同仁支持,对于我观点,无论各位赞同还是反对,我都感到很高兴,因为我们是在通过一种文明的方式交流思想,共同提高。
今天晚上,我做了两件事情:作了一个简单的改造方案,对Proz中文首页的主要栏目和术语做了分析和建议。
我打算明天抽时间再看一下,然后发上来,供大家参考、批评、指正。
正如yueyinsun同仁所讲,任何翻译都不是完美的,想要挑出问题是很容易的。我这几天对proz中文版的挑毛病的时候感觉比较轻松,正所谓“站着说话不腰疼”,当我认真的开始分析、翻译的时候,感觉到了“腰疼”。呵呵。
翻译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对比了英文原文,深深感受到了proz中文本地化成员的不易。我发现有些文字本身就不是很好。如果把这样罗罗嗦嗦的文字翻译出来,确实不易。
当然了本地化的过程本身就是适应目标受众欣赏水平的过程,对于不适应的或者本身就有问题的内容,我们可以适当修正。在对proz基本栏目和术语的翻译过程中,适当的修正了一些问题,下一步翻译语句时,我也会采取同样的策略,当然我会标明的。 ▲ Collapse | | |
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