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
市場觀察 (Looking into the Market) Thread poster: Wenjer Leuschel (X)
|
daisy0079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我说的是中国大陆的翻译公司啊。肯出2美分/word的都很少。 | Jun 15, 2006 |
Shaun Yeo wrote:
我觉得,如果收费合理的话(比如英译中每字最少USD0.10-0.20),这些要求都很容易办到(其实这些准则对专业翻译来说,根本就不用提,就好像呼吸时,吸了必呼,呼了必吸那么自然,那么基本)。如果每天只做2000字,质量应该可以上佳。熟悉的领域还可以上到4000字,质量也有中上,生活亦有保障(USD200 - 400;虽然不是每天)。
我认为问题的症结有二。一、收费合理与否,如果你只“愿意”收取每字USD0.1 - 0.4的工作,那真是忙死都不能怨人;二、质量:如果你的水平高,那就坚持自己的价格,不以价格竞争。如果自认实力平平,那也许真的只能卧薪尝胆了。我读了daisy0079的描述,很为这样的译者悲哀(诚恳的感受,不是幸灾乐祸)。因为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原本有实力的译者,也会因为长期马虎了事惯了,而导致水平下降。而原本没什么实力,急待提升水平的译者,则根本没机会提高水平,反而每况愈下。
要摆脱这个恶性循环,恐怕只有提升实力,争取合理报酬一途了吧?相信我,这世上确有翻译公司(注意:不是付更高价钱的最终用户公司哦)愿意付上述价格,虽然不是恒河沙数,但也不在少数。
祝你好运!
哎,只能说:何不食肉糜?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Shaun Yeo wrote:
我认为问题的症结有二。一、收费合理与否,如果你只“愿意”收取每字USD0.01 - 0.04的工作,那真是忙死都不能怨人;二、质量:如果你的水平高,那就坚持自己的价格,不以价格竞争。如果自认实力平平,那也许真的只能卧薪尝胆了。我读了daisy0079的描述,很为这样的译者悲哀(诚恳的感受,不是幸灾乐祸)。因为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原本有实力的译者,也会因为长期马虎了事惯了,而导致水平下降。而原本没什么实力,急待提升水平的译者,则根本没机会提高水平,反而每况愈下。
要摆脱这个恶性循环,恐怕只有提升实力,争取合理报酬一途了吧?相信我,这世上确有翻译公司(注意:不是付更高价钱的最终用户公司哦)愿意付上述价格,虽然不是恒河沙数,但也不在少数。
所謂合理的收費,這可不容易認定;合理的工期則比較容易認定。
沒錯,翻譯如同呼吸,吸了就是要呼,讀進腦袋就是要寫出文字,但呼吸的速度要自然平常,翻譯也是如此,再困難的文本,讀懂了就能譯,只是個理解與表達的問題而已,而且表達的文字不必要擲地有聲、流傳千古。一天做一千到兩千字是合理的。
如果每天平均做一千字,一字 0.05,每月做 20 天,掙1000 合 RMB 8000,倒也夠生活,多做的就是存糧。但,有可能每天的字數是兩倍以上,而且有些文字價 0.02,有些 0.10,也可能一個月 15 天有活幹。價位的拿捏相當重要,太低苦了自己,太高少活幹。
我的策略從頭開始便是寧可少活幹絕不降價求售,結果發現願意付高價的同行業者還真不少。重點在於個人的質量到達怎樣的水平,或是否懂得與人合作分享,大家一起輕鬆做。
至於那種一天可以做出四千或五千字的東西,0.04 我也會接,而且一接就是幾萬字,做上兩個星期、一整個月,基本開銷有了,其它的可用 0.20 做。這是自由翻譯人的彈性運用,穩住固定客戶群,插件的客戶就請他們付高價。
我一向告訴自由翻譯同仁:千萬不要落入非接項目不可的境地,壞客戶客氣拒絕就是。客戶好壞則不在於價位,而在於要求合不合理,客戶的心胸是否開闊,懂不懂得互相溝通解決翻譯上的問題。總之,雙方的工作態度才是合不合理的判準。價錢嘛,周瑜打黃蓋,你敢用 0.01 接項目,人家絕對不敢期望 0.10 的質量!
補充說明:
我當然相信翻譯的實力是取得舒適生活的最終依據,但是我絕少看到人人稱好的翻譯。業者客戶有時也會為了要你降價,找別人踢你的翻譯。這種事我遇上過幾次。應付之道:讓客戶請那位踢你的譯者翻譯,你頂多願意審他的稿,或推薦別人審他的稿。
我曾經說過,容易打翻醋罈子的人到處都會遇上,也說過,從審修稿件的情況最能看出一位翻譯人的人品。有的人審修稿件會讓人獲益而感謝,有的人則根本是有意讓人反胃的;前者為益友,後者為損友。因此,要增強自己的翻譯實力,寧可要求高價與益友分享,不可低價等著別人來踢你的翻譯。至於損友,祝他們宏圖大展,避開就是了。
另外在 ProZ.com 這兩年多以來的感想是:這裡有許許多多益友,很少看到損友。有的人在 KudoZ 提問題,將別人提供答案視為理所當然,因為你要賺分數嘛,所以不怎麼客氣;那種人離遠些就行。有的人給人答案像是施恩或炫耀,總是自信滿滿,無需別人肯定,那只是性情的問題,不嚴重;真有本領則罷,但若仍有缺失,別人看著只會暗自笑話。我的習慣是和謙虛的益友合作,找到好的項目和他們分享,自視過高的人則避而遠之。孔夫子說,友直、友諒、友多聞;我個人覺得直和諒最重要,不直的人容易記恨,就等著你犯下不可原諒的錯誤,來個讓你永不翻身的打擊,踢壞你的翻譯信譽。幸好這裡多是益友,所以我希望更多益友加入翻譯事業心得交流。
[Edited at 2006-06-15 13:48]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daisy0079 wrote:
我说的是中国大陆的翻译公司啊。肯出2美分/word的都很少。
哎,只能说:何不食肉糜?
在中國之外的業者也知道中國市場的平常價碼在每千字一百五十到三百人民幣之間,但是 ProZ.com 這個地方是國際性的交流平台,希望更多人參與的目的就是要讓人才能夠得到他們應有的報償。
並非我們在國外的翻譯人真的那麼不懂行情,而是如果有了這麼一個很好的平台,中國市場的翻譯人卻不懂得善加利用,心裡想的仍然只是仰賴國內市場上的那些業者,那麼任何人也就無法幫忙了。
兩三個月前我和幾位東歐的翻譯人應酬時,談到我在台灣大力鼓吹自由翻譯人走上國際,但相信我這種突破國內業者壟斷市場的方法可以奏效的人卻不多,因為他們害怕收不到錢。那些東歐翻譯人哈哈大笑,說:他們大概是害怕人家多付錢給他們吧?!(老實說,羅馬的 Spartacus 奴隸造反歷史很值得借鏡:當慣了奴隸的人無法想像自由人的生活,當然也不知道如何為自己和別人爭取自由平等,心胸放不開,只以為自己當權了就可以像是奴隸主一樣為所欲為;那樣的心態當然無法成功。)
自從我直接和國際業者打交道以來,至今還沒有遇到過任何一家業者賴過我一毛錢!只有香港一家業者需要我提醒一次 (他們完全沒有賴帳的意圖),上海一家外商業者分成五期付款 (這有他們的苦衷,我能理解也能接受),其他的業者該付款時絕對都按照雙方約定方式處理。甚至與自由翻譯人小業者的往來也都非常靈活暢順,雙方都能得到許多便利。
客戶有時來來去去,但若能維持五到十家客戶,包管你天天有活幹。沒有一百也有五十美元的日收入;做出名氣時 (能幫人解決疑難雜症),人家就來找你操作項目管理,兩三家有規模的客戶就包管你一個月收入三千、五千美元。這才是做翻譯的附加價值!你學到的不僅是從一種文字轉成另一種文字,你學到的是如何與人為善,如何與人合作,如何利人利己。簡單說,你學到的是做人做事,對你的人生態度必定會起正面積極的效用。
補充說明:
沒有任何業者會為了一點小錢傷害自己的商譽的。以德國的業者為例,你只要如期交稿,不管你的文字質量如何,絕對如期付款,但若質量真的太差,他們雖不會扣款,卻也休想再有機會做他們的項目。
有一位西班牙翻譯人和我在線上對話時提到,她的態度是:賴帳的客戶必定失去她這位翻譯者,損失的是他們,不是我這位譯者。這種態度是正確的。
信用從來是雙方一點一滴搭建起來的,聰明的業者和翻譯者都會從小項目一點一點做到大項目,只有存心坑人的才會一下子幾萬字交給第一次交往的翻譯人。翻譯者做得不安心,能有怎樣的質量,可想而知。聰明的業者絕對不會用那種嚇人的大項目招攬新譯者的。
另一方面,聰明的翻譯者會慎選客戶,從小項目做起,還沒有建立互信基礎的客戶不會一次接太多稿量,或在付款到期前單一個客戶累積過大金額。這是防止客戶惡性倒閉的措施。當翻譯就是做生意,而做生意首重的是財務安全。道理很簡單,應用之妙則存乎一心。
總起來說,依據我的經驗和觀察,在我們這個行業裡,越是寬厚的人越是得助於人。其實,整個人生又處處何嘗不是如此?行有不逮,反求諸己;如果老是遇到小人,那麼就得揣摩一下自己是否也有小人的心態;戒除小人心態,明白如何防範受欺,事事照規矩來,沒有人能賴帳的。事實上,我接項目、收款和付款,整個過程都有一套記錄,因此降低發生糾紛的可能性,也能夠防止惡意污衊、破壞信譽。人間的規矩就是掌握生命的 SOP,正是這樣建立起來的。
[Edited at 2006-06-16 16:16] | | |
Zhoudan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 ...
我有个亲戚在一个驻华国际组织工作,他最近参加了一个与京都议定书有关的会议,回来就问我能不能做中译英,说有大量中文资料需要翻译成英文,而且价格都很好。我因为手头的项目已经很多,就推掉了。随着中国跟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多,这些高端的项目也会越来越多。只要“肠胃”能消化,何愁没有“肉糜”吃?就像姚兄所说,关键还是要本领高强。另外,我觉得身居�... See more 我有个亲戚在一个驻华国际组织工作,他最近参加了一个与京都议定书有关的会议,回来就问我能不能做中译英,说有大量中文资料需要翻译成英文,而且价格都很好。我因为手头的项目已经很多,就推掉了。随着中国跟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多,这些高端的项目也会越来越多。只要“肠胃”能消化,何愁没有“肉糜”吃?就像姚兄所说,关键还是要本领高强。另外,我觉得身居欧美的译者说不定能凭借自己的英语优势,占据国内这些高端市场也未可知。
daisy0079 wrote:
Shaun Yeo wrote:
我觉得,如果收费合理的话(比如英译中每字最少USD0.10-0.20),这些要求都很容易办到(其实这些准则对专业翻译来说,根本就不用提,就好像呼吸时,吸了必呼,呼了必吸那么自然,那么基本)。如果每天只做2000字,质量应该可以上佳。熟悉的领域还可以上到4000字,质量也有中上,生活亦有保障(USD200 - 400;虽然不是每天)。
我认为问题的症结有二。一、收费合理与否,如果你只“愿意”收取每字USD0.1 - 0.4的工作,那真是忙死都不能怨人;二、质量:如果你的水平高,那就坚持自己的价格,不以价格竞争。如果自认实力平平,那也许真的只能卧薪尝胆了。我读了daisy0079的描述,很为这样的译者悲哀(诚恳的感受,不是幸灾乐祸)。因为这种恶性循环的结果,原本有实力的译者,也会因为长期马虎了事惯了,而导致水平下降。而原本没什么实力,急待提升水平的译者,则根本没机会提高水平,反而每况愈下。
要摆脱这个恶性循环,恐怕只有提升实力,争取合理报酬一途了吧?相信我,这世上确有翻译公司(注意:不是付更高价钱的最终用户公司哦)愿意付上述价格,虽然不是恒河沙数,但也不在少数。
祝你好运!
哎,只能说:何不食肉糜?
[Edited at 2006-06-16 12:47] ▲ Collapse | |
|
|
daisy0079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Wenjer Leuschel wrote:
daisy0079 wrote:
我说的是中国大陆的翻译公司啊。肯出2美分/word的都很少。
哎,只能说:何不食肉糜?
並非我們在國外的翻譯人真的那麼不懂行情,而是如果有了這麼一個很好的平台,中國市場的翻譯人卻不懂得善加利用,心裡想的仍然只是仰賴國內市場上的那些業者,那麼任何人也就無法幫忙了。
[Edited at 2006-06-16 08:33]
我倒并不是认为海外译者不知道中国大陆的翻译行情。只是,如果不身处其中,恐怕难以体会此地的竞争有多么激烈。出高价的客户不是没有,但对单个译者来讲,很少有机会碰得上,更不能指望靠其吃饭。实情是许多最终客户也不懂或不在乎译文质量,何况翻译公司。至于说接海外的活儿?那竞争比国内市场还激烈得多。毕竟,有谁不想“拿富国的工资,在穷国生活”?看看有多少中文翻译在Proz注册就可知了。早几年进入这个市场并已经建立声誉的译者,或许不觉得竞争压力多大,但对新来者及以后的人可就完全两样了,因为后者面临的是过度竞争,根本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很难得到。
惠帝曰:“何不食肉糜?”对于惠帝以及他周围的人,肉糜确实是很普通、很易得的食品,可是对其他人适用吗? | | |
Wenjer Leuschel wrote:
沒有任何業者會為了一點小錢傷害自己的商譽的。以德國的業者為例,你只要如期交稿,不管你的文字質量如何,絕對如期付款,但若質量真的太差,他們雖不會扣款,卻也休想再有機會做他們的項目。
有一位西班牙翻譯人和我在線上對話時提到,她的態度是:賴帳的客戶必定失去她這位翻譯者,損失的是他們,不是我這位譯者。這種態度是正確的。
[Edited at 2006-06-16 09:57]
个人很欣赏作为业者和作为译者采取这样的态度。
所幸我服务的第一家公司就很入流,我能够认识到的是,给我的第一张单不足千字,而且其内容在网上有正式的中文版本。我想,这是公司风险控制的一次尝试。当然,后来的合作证明,这家公司的管理和信誉都是非常不错的。
作为译者一方风险控制的手段首要的也是了解对方,我所选择服务对象的必备标准是信任感。我的方法很简单,必须比我强的人我才会选择与其合作,这样的话,如果对方失信,我觉得损失更大的不是我。基于这一点,首次合作超过万字的项目我都能放心去做,倒还未出现过不愉快的事。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改善自己的市場條件才是要務 | Jun 16, 2006 |
Zhoudan wrote:
我有个亲戚在一个驻华国际组织工作,他最近参加了一个与京都议定书有关的会议,回来就问我能不能做中译英,说有大量中文资料需要翻译成英文,而且价格都很好。我因为手头的项目已经很多,就推掉了。随着中国跟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多,这些高端的项目也会越来越多。只要“肠胃”能消化,何愁没有“肉糜”吃?就像姚兄所说,关键还是要本领高强。另外,我觉得身居欧美的译者说不定能凭借自己的英语优势,占据国内这些高端市场也未可知。
高端市場到處有,在台灣翻譯價格高不起來的情況下,照樣有一些對外文宣必須有人仔細製作,外商公關公司有此類操作經驗者也都知道如何透過擇才程序,找到恰當的人選和他們在歐美的翻譯者合作,解決那一類要求高質量的文宣翻譯項目。這一類的項目是台灣平常價的八倍價碼。比方說,德文一般業者價是三元台幣,這一類的文稿則是二十到三十元的價碼。否則根本無法做出像樣的文宣,因為單獨一位翻譯者,不管雙語程度多高,都會有很大的困難做出既完全地道的母語者外文又不失原文宣用意的文字。這背後兩種語文母語者翻譯人之間的溝通與推敲,相當艱苦,不給高價怎做得出好東西?
競爭從來存在,重點還是在翻譯人自己用不用心、用不用功。這個正確觀念必須建立起來,否則臨淵羨魚到底還是對於改善自己的市場條件之事無補。 | | |
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4:28 English to Chinese + ...
daisy0079 wrote:
实情是许多最终客户也不懂或不在乎译文质量,何况翻译公司。
这种想法不但不符合实际,而且很要不得。我所接触的大多数翻译公司是很注重质量的。如果他们不注重质量,则不但无法发展,甚至难以生存。我以前提过,有一家翻译社就是因为丢掉了一个重要客户杜邦公司而导致倒闭。翻译社通常每篇稿都是由一个人译、另一个人核。有时他们会让你们知道谁译谁核,但大多数情况下是不让你们知道,可能是为了让你们可以放开手脚干,套一句文革语言叫做“背靠背揭发”。若是译者与核者真的“背靠背揭发”起来而闹得不可开交时,他们就会找另一名翻译来帮助判断。根据我的经验,有的最终用户收到译稿后还会再找一位双语人士来审阅,此人也可能是一位翻译,也可能是该公司一名雇员,其中不乏博士衔专业人士。几个回合下来,谁的质量如何,翻译社和最终用户也就心知肚明。十全十美的翻译是不存在的,但如果质量低到客户无法接受的程度,那么,人家绝不会上第二次当、吃第二次亏。
至于价格问题,我觉得很难以某个金额范围来定义什么价格是合理的。价格是由市场规律决定的,依赖因素很多。对我来说,我觉得对得起我所花的时间和功夫的价格就是合理的。我不与别人攀比,随意提高价格。但另一方面,若感到翻译社出的价格对不起我时,我也宁可闲着不干。
daisy0079 wrote:
早几年进入这个市场并已经建立声誉的译者,或许不觉得竞争压力多大,但对新来者及以后的人可就完全两样了,因为后者面临的是过度竞争,根本连证明自己的机会都很难得到。
这话没错,凡是开头难。越是这样,新来者就越要好好地做一下自己的profile和portfolio,多参与KudoZ问答和Forum的讨论,给自己创造一个初步“证明自己的机会”。同时,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一旦有了第一次机会就要以质量取胜,牢牢抓住这个机会。我相信这样做下去,就会有第二个机会、第三个机会,而且越来越多。 |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Yueyin Sun wrote:
靠质量取胜
孫兄說得一點都沒錯,最終是以質量決勝的。不過,翻譯市場很大,需要的人才和不同等級的質量一樣多,也就是什麼質量的翻譯都能找到翻譯人來做。新手也許還不知道如何給自己定位,所以會感到心慌。其實,這是不必要的,因為只要盡自己所能尋找合適的客戶群,認真做,穩住基本客戶群,自然對這個產業會有更深入的了解,逐漸地也就能找到自己的定位。
老實說,我從商界退下來後進入翻譯這個行業時,也從不高的價碼開始。做久了,摸出訣竅,可以選擇自己輕鬆可做的文本,那就是找到了定位,穩住一群客戶,他們了解我的特性,知道我能也會接受的稿件,價碼也變得特別穩定,有高有低,但平均下來,天天有活幹,收入也足以生活,還有點時間讀書進修或跟同仁交換意見。翻譯人所求的是什麼?雙語多語樣樣比人強?沒的事!重要的是工作愉快、身體健康。 | | |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Daissy, 这是一个好机会,应该抓住! | Jun 16, 2006 |
我记得以前你说过,你也敢汉译英。如果你认为自己的水平还可以的话,可以主动联系接这样的活儿,假如价格能拿到0.06美分/字以上,你可以接下来,自己译好后,拿出至少1/3的价格让英语国家的双语译者校对。这样你即可以锻炼自己,提高水平和价格,译稿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如果我说得不对各位同僚指正,但请不要扔臭鸡蛋
Zhoudan wrote:
我有个亲戚在一个驻华国际组织工作,他最近参加了一个与京都议定书有关的会议,回来就问我能不能做中译英,说有大量中文资料需要翻译成英文,而且价格都很好。我因为手头的项目已经很多,就推掉了。随着中国跟外国的交往越来越多,这些高端的项目也会越来越多。只要“肠胃”能消化,何愁没有“肉糜”吃?就像姚兄所说,关键还是要本领高强。另外,我觉得身居欧美的译者说不定能凭借自己的英语优势,占据国内这些高端市场也未可知。
Shaun Yeo wrote:
要摆脱这个恶性循环,恐怕只有提升实力,争取合理报酬一途了吧?相信我,这世上确有翻译公司(注意:不是付更高价钱的最终用户公司哦)愿意付上述价格,虽然不是恒河沙数,但也不在少数。
祝你好运!
[Edited at 2006-06-17 09:40] | | |
译者是否有发展,关键还是态度。你是把自己当作专业翻译看,还是业余爱好者?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如果视为专职从业者,不怕起点低,一点点努力,只要还有翻译细胞,也不怕过几年苦日子,然后成大器。
就我个人而言,我最担心的倒不是没有工作做,而是生怕自己不是干翻译的料。假如根本没有翻译细胞在体内,外语母语学得再好,将来也不会有发展,要真... See more 译者是否有发展,关键还是态度。你是把自己当作专业翻译看,还是业余爱好者?是正规军还是游击队?如果视为专职从业者,不怕起点低,一点点努力,只要还有翻译细胞,也不怕过几年苦日子,然后成大器。
就我个人而言,我最担心的倒不是没有工作做,而是生怕自己不是干翻译的料。假如根本没有翻译细胞在体内,外语母语学得再好,将来也不会有发展,要真的是这样,还不如早些转行。但在我能看清自己以前,这碗饭要认真吃。
2004年,我准备将重点放在国外市场,初期投资约5,000美元,用于升级电脑和软件,传真机也买好了。后来几个月间,并无任何收入,记得当时妻子抱怨我还没钓到鱼,糖饼先吃上了(高英培相声典故)。后来就有了机会,一点点发展。加上国内老客户并没有断,生活上也算过得去。如果当初前怕狼后怕虎,又想发展,又不肯投资,投资就要立竿见影,哪有那样的好事!
国内客户的价格比较低一些,在质量上要求较差,这是环境和历史原因造成的。如果是比较熟悉的客户,可以“教育”他们,开拓他们的眼界,让他们意识到质量的重要性。这不容易做到,但一有机会就应该尝试。
价格较低,但不是低得离谱。前些日子在 MSN 上我主动找一名医药翻译询问是否愿意帮我忙,接我直接客户的一个项目,是汉译英,因为当时正在考虑将客户托付给可靠的译者。没想到对方说:“I think my rate is too high for a Chinese outsourcer.”这个态度错了,他认定国内的价格一定低得不值得做,太武断了。在后面我了解到他的要价不过 0.03 USD (0.24 CNY) 左右,而我国内客户可以给我的价格在 0.40 CNY,怎么就不值得他做呢?
这让我想到中国职场一个怪圈,找工作的人说难,招聘的人也说难。双方的期待值错位,弄得不欢而散。关键还是态度问题。
前面不论姚兄提到的 0.10 USD plus 价格,还是文哲兄提到的大量容易处理的低价资料,或周丹提到的国内高价聘翻译者接项目事例,都是值得借鉴的。情况不同、个人条件有异,必须灵活掌握。如果我们人人都像姚兄那好本事,价格自然看涨,否则也不比刻意追求那个价格,因为自己一个人提供的服务可能达不到那个水平,还需要不断磨练。 ▲ Collapse | | |
Zhoudan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 ...
为了身体健康,我已经开始做操了。:-D
Wenjer Leuschel wrote:
翻譯人所求的是什麼?雙語多語樣樣比人強?沒的事!重要的是工作愉快、身體健康。
| |
|
|
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14:28 English to Chinese + ... 此医药翻译若是在美国那还不如改行干点别的 | Jun 17, 2006 |
Jianjun Zhang wrote:
前些日子在 MSN 上我主动找一名医药翻译询问是否愿意帮我忙,接我直接客户的一个项目,是汉译英,因为当时正在考虑将客户托付给可靠的译者。没想到对方说:“I think my rate is too high for a Chinese outsourcer.”这个态度错了,他认定国内的价格一定低得不值得做,太武断了。在后面我了解到他的要价不过 0.03 USD (0.24 CNY) 左右,而我国内客户可以给我的价格在 0.40 CNY,怎么就不值得他做呢?
假设此人每天翻译3,000汉字,那末3,000 x 0.03 USD = 90 USD。若是在美国,当翻译只有这么些收入那还不如去饭馆当waiter。一个waiter一晚上几个小时下来光小费恐怕就不止90 USD。不知此医药翻译还凭什么这么傲?
[Edited at 2006-06-17 04:56] | | |
Wenjer Leuschel (X) Taiwan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孫兄:
王老先生有塊地兒,不大,就那麼一畝半。他在田邊種西瓜半畝,一年收成一季,就北半球的這個季節。競爭激烈,一公斤西瓜只能賣一塊錢人民幣,他要的是一塊三毛,因為他的瓜香甜多汁。你說王老先生一年賣瓜能賣多少錢呢?
王老先生雖然沒有多少錢,談起他的西瓜可是很得意的。王老先生的身體硬朗,精神愉快,除了耕田又把西瓜種成那麼�... See more 孫兄:
王老先生有塊地兒,不大,就那麼一畝半。他在田邊種西瓜半畝,一年收成一季,就北半球的這個季節。競爭激烈,一公斤西瓜只能賣一塊錢人民幣,他要的是一塊三毛,因為他的瓜香甜多汁。你說王老先生一年賣瓜能賣多少錢呢?
王老先生雖然沒有多少錢,談起他的西瓜可是很得意的。王老先生的身體硬朗,精神愉快,除了耕田又把西瓜種成那麼令人垂涎,看到他的得意,我們真的要衷心祝福他。
每個人的 ego 結構不同,所以才有交流,有交流才有生意、生機。老實說,我對生命感到喜悅的就是這一點,最欣賞的也是這一點。有人說我老是表現得好像我的價碼有多高,怎麼有可能有人賤價肯接我的項目,但事實上不是這樣的,我接六千美元的項目卻派出四千美元,自己留兩千輕鬆地做,而且我做的是最賤價的部分。但這樣我可以鑑定翻譯者的能力和性情,找出人才以備將來之需,所以能夠理解的翻譯者願意以美四分或六美分錢幫我做,大家一起學習合作的方式,這也蠻不錯的。我只要兩千塊錢生活,多了反而會亂花。
能像王老先生在田邊種一點瓜來自誇一下,用台灣話說:這也很爽耶!呵呵!
文哲
[Edited at 2006-06-17 05:56] ▲ Collapse | | |
Daxinya China Local time: 03:28 English to Chinese + ... 不同立场,但要有职业道德 | Jun 17, 2006 |
其实每个人都表达了自己的不同看法.
不同的立场,要求可能都会有不同,但职业道德却一定要遵守才能是合格的职业人! | | |
Pages in topic: <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