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in topic: < [1 2 3 4] > |
Off topic: 地域/文化差异 Thread poster: wonita (X)
|
wonita (X) China Local time: 21:00 TOPIC STARTER
Shang wrote:
北方人的口头禅“靠/操”让南方人受不了,就连我这样在东北生活过的人也十分反感。北方人的“豪放”,南方人永远不懂。
有次在宾馆和一个英国人住邻居,那人开口闭口“fxxx”,刚开始我相当受不了,后来发现他其实并不是在骂人,他的那个“fxxx”是个副词,用来强调一下程度,相当于“very”。例如他抱怨宾馆空调,说:“It is fxxxing cold”。
还记得美国的一个纪实片,描写一个美国士兵从伊拉克回国后,因受不了伊战对他的精神折磨,最后自杀。其中有他自杀前几天写的日记,里面有一句:“I am fxxxing down”。(我情绪糟透了。)
这和中文里TMD用法差不多。有次我竟然听到一个人满意地感叹:
真TMD爽!
[Edited at 2010-07-06 13:07 GMT] | | |
Henry Zhang United Kingdom Local time: 02:00 English to Chinese + ...
他还是很逗的,
说加拿大人的口音里面有驴叫的声音;谈到中国人的教育方式,摆出了一个小龙哥的造型;嘲笑香港人、越南人的口音;也调侃印度人自己。
前几天我跟一个印度女孩子买车,她问我要不要她的Tomtom,我开玩笑问她是不是免费。然后她说:“你跟我们印度人问是不是免费?”我就用Russell Peters总结的关于印度人和中国人的经典特点回了她一句。
以前跟一位尼日利亚朋友住一起的时候,后来关系很好,就经常开涮。有的时候我装正经,他会说,别搞了,你搞得你自己跟日本武士一样。有的时候早上起来,他会说:“靠,你把你的发型搞得跟金正日一样。”我可能会说:“你闭上你的嘴,今天晚上到电影院都不需要买票了。”然后他就会露出他白白的牙吃吃地笑起来。
匈牙利一位作家曾经写过一本关于britishness的书,在书中他也极尽调侃。但他担心他的英国朋友受不了,可是出乎他意料,他的英国朋友都非常喜欢,然后看到高兴处还大笑。
我觉得不管是个人、一个民族如果强大到很自信的地步,对无恶意的调侃应该是泰然处之的。
[Edited at 2010-07-08 10:33 GMT] | | |
Jason Ma China Local time: 09:00 English to Chinese + ... Best kept secret of my neighbourhood | Jul 8, 2010 |
Henry Zhang wrote:
我觉得不管是个人、一个民族如果强大到很自信的地步,对无恶意的调侃应该是泰然处之的。
从我记事时起,我们本地人把内地(一般指甘肃以东、以南)来的人称作“拉猴”。他们听了也从不当一回事。最近我才搞清这个称呼的含义,原来很久(应该是100年)前,人们对他们的印象是拉着猴子,耍猴戏,买祖传跌打丸之类的。
现在每当有亲戚朋友当中有女子嫁给内地人,我们无一例外地要调侃道:哈!怎么嫁了个拉猴!
[Edited at 2010-07-09 09:11 GMT] | | |
ysu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20:00 English to Chinese + ...
我出国(1989年)前有一段时间,北京骑自行车的人即使撞在一起,通常双方都会冲对方笑一笑说“对不起”、“没事没事!”然后各走各的路。
在我们这里商店购物时,不管是华裔、墨西哥裔,还是其他族裔的人,双方的购物车还没撞上呢,双方就都会说 "Excuse me”。即使不小心撞上了,双方也都会说 "I am so sorry" 或 "I must apologize!” 之类的话。开车发生撞车、蹭车事故时,一般也不会吵架。如果没有伤人,双方很可能嘻嘻哈哈地相互记录双方的驾照和保险资料,然后各走各的路。 | |
|
|
wherestip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20:00 Chinese to English + ...
ysun wrote:
我出国(1989年)前有一段时间,北京骑自行车的人即使撞在一起,通常双方都会冲对方笑一笑说“对不起”、“没事没事!”然后各走各的路。
五、六年前在 Best Buy 见到一部中国电影的 DVD, 是 Sony Pictures 在美国发行的, 片名叫 "Beijing Bicycle", 于是赶紧买回来了解了解今日中国的风土人情. Thinking back, I was very impressed by the progress made on the economic front, but the dramatic change in people's values and social mores was also a total surprise to me.
http://www.proz.com/post/426326#426326
我想中国社会今昔差异也许比 地域/文化的差异更大, 更显著. 
[Edited at 2010-07-09 02:54 GMT] | | |
Henry Zhang United Kingdom Local time: 02:00 English to Chinese + ...
我们那地方,把比我们北的叫做侉子,比我们南的叫做蛮子。
比我们东的,是大海,大海那边叫做日本鬼子。
Jason Ma wrote:
Henry Zhang wrote:
我觉得不管是个人、一个民族如果强大到很自信的地步,对无恶意的调侃应该是泰然处之的。
从我记事时起,我们本地人把内地(一般指甘肃以东、以南)来的人称作“拉猴”。他们听了也从不当一回事。最近我才搞清这个称呼的含义,原来很久(应该是100年)前,人们对他们的印象是拉着猴子,耍猴戏,买祖传跌打丸之类的。
现在每当有亲戚朋友当中有女子嫁给内地人,我们无一例外地要调侃道:哈!怎么嫁了个拉猴! [Edited at 2010-07-09 09:11 GMT] | | |
wonita (X) China Local time: 21:00 TOPIC STARTER
Henry Zhang wrote:
我们那地方,把比我们北的叫做侉子,比我们南的叫做蛮子。
比我们东的,是大海,大海那边叫做日本鬼子。
“东狄西戎,南蛮北夷”,古代是这么叫的。 | | |
redred China Local time: 09:00 English to Chinese + ...
是城市里先富起来的“原住民”,城中村的“土著”,点缀在城市崛起了十多二十年商务区周遭的自然村,几乎每家都有一栋“握手楼”,视乎层数,有些有几百平方米,城市改造拆迁,补偿费是万多元一平方,轻易就缔造出百万富翁,根本不用外出工作;就算不拆迁,村里有分红及出租收入,比以高福利著称的欧美国家公民幸福得多。尤其深圳村落的“原住民”比邻近香港的居民富有。
他们都是有钱无处花的人包括村中的大婶,爱好之一是赌球,在公园里就听到,“因昨晚没跟“章鱼哥”,输X了5万元。”
[Edited at 2010-07-12 03:51 GMT] | |
|
|
redred China Local time: 09:00 English to Chinese + ...
在座各位算bookworms吗?大伙对打麻有什么文化差异?它甚而是社交和锻炼及灵活思维的一种方法。 | | |
Jason Ma China Local time: 09:00 English to Chinese + ...
有空到青海,一定给你安排一桌,我老婆是铁杆麻迷。昨天刚听到她和麻油们在抱怨“打麻将的人是弱势群体”按时吃不上饭,睡不好觉, 遭家人冷眼, 一年忙活下来没有多少收益。。。这也算我们这儿的地域文化?
[Edited at 2010-07-14 15:12 GMT] | | |
betterlife China Local time: 09:00 English to Chinese
redred wrote:
在座各位算bookworms吗?大伙对打麻有什么文化差异?它甚而是社交和锻炼及灵活思维的一种方法。
我不会打牌和麻将,对此有点不安。但据附近爱好打牌者反映,打牌能“治愈”多种疾病,包括头痛、哮喘…… | | |
wonita (X) China Local time: 21:00 TOPIC STARTER
小的时候住在一个军工厂的福利区,厂里的职工来自全国各地,为了祖国的国防事业走到了一起。福利区里住了上千人,就是不熟也认识,至少都知道。厂里哪家过得和睦,哪家两口子打架大家都很清楚。那时闹得最凶的一家两口子都是东北人,那家的男的因为打老婆还经常受到领导的批评。到了夏天,很多人晚上出去乘凉,碰上那两口子又吵架,就有人都围在他家窗户下凑热闹。大人们就说:东北男人,就是这样,喜欢打老婆;上海的男人最知道疼老婆。
所以我从小就有这么一个概念:东北男人喜欢打老婆。后来家里的一个亲戚托人介绍对象,还专门给介绍人提出不要找东北人。
一晃那么多年都过去了,现在就像是生活在另一个世界,不论是在中国还是在德国。 | |
|
|
redred China Local time: 09:00 English to Chinese + ... |
pkchan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21:00 Member (2006) English to Chinese + ...
香港人無人不懂,無人不精。在香港的時候,家裏兩、三檯是平常事,5、6檯也試過。兒時,母親是背著、抱著打,3、4歲開始站在旁邊看,說起來,現在有點手癢。
[修改时间: 2010-07-24 02:42 GMT] | | |
betterlife China Local time: 09:00 English to Chinese
在别人打得正欢的时候,一个人孤零零地,很害怕被人说成内向。 | | |
Pages in topic: < [1 2 3 4]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