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s in topic:   [1 2] >
谁能说说简体与繁体的差别,以及港澳台、海外繁体的差别
Thread poster: Alvin Liu
Alvin Liu
Alvin Liu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14:01
Member (2007)
English to Chinese
+ ...
Mar 5, 2008

我知道简体与繁体除了字形差别外,大陆的词汇和台湾的用词还有很多差别。今天听说香港的繁体与台湾的繁体也有差别,那么我想应该是港澳台、海外繁体都会有差别的。不知道了解情况的人有什么说法?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14:01
English to Chinese
+ ...
这个话题不容易谈 Mar 5, 2008

这个话题谈起来,用台湾俗话说“天会黑一边”,意思是还没说完,天就已经黑了一边。

繁简体字原本就有不同,因为简体字是从繁体字简化而来的。犹有甚者,台湾与中国大陆除了在二战后国共内战逼使国民党政府流亡台湾之后的六十年隔离,还有之前马关条约后的五十年日本统治,这一百一十多年来的分隔造成不小的语言发展差异。没有深厚的双方接触,想把所
... See more
这个话题谈起来,用台湾俗话说“天会黑一边”,意思是还没说完,天就已经黑了一边。

繁简体字原本就有不同,因为简体字是从繁体字简化而来的。犹有甚者,台湾与中国大陆除了在二战后国共内战逼使国民党政府流亡台湾之后的六十年隔离,还有之前马关条约后的五十年日本统治,这一百一十多年来的分隔造成不小的语言发展差异。没有深厚的双方接触,想把所有的语言习惯差异说个清楚,恐怕是一点也不可能。比方说,我写的东西肯定出现许多不符合中国大陆语言习惯的用语或句构,我自己往往也无法确定是哪些。

简单说,如果台湾和中国的人民不经常对话交流,那就很可能永远也无法发现语言习惯的差异到底在哪里。到目前为止,我只发现很少很少的差异,但知道还有许多我还没有发现的差异。

至于香港和台湾的语言差异,在97之前就已经很明显了。那之前,香港和台湾之间的交流密切,许多香港人到台湾上大学。我大学时代同班同学有六分之一至五分之一是香港来的。他们的中文确实很有特色,因为他们平常是说粤语的,普通话当然有一部分是从粤语翻译过来的。同样地,台湾本地学生的普通话也有一部分是从台湾本地的语言翻译到普通话里的。那些由于地方话的词汇和句构所造成的差异当然也不容易说清楚。

总之,要谈这个话题,首先要有实际的交流,然后在交流谈话中找出具体差异,一点一点提出来谈。例如前此一些同仁所谈到的“考虑”和“考量”的差异。
Collapse


 
Angus Woo
Angus Woo
Local time: 14:01
Chinese to English
+ ...
privacy 在香港叫私隱, 不叫隱私 Mar 8, 2008

很多詞不一樣, 但是意思應該還是看得懂的. 語言習慣不同而已啦.

 
Alvin Liu
Alvin Liu  Identity Verified
China
Local time: 14:01
Member (2007)
English to Chinese
+ ...
TOPIC STARTER
多谢 Mar 8, 2008

最近查了查,发现很有趣的现象:
比如modem,香港和台湾似乎是翻译成 数据机,似乎有个俗称 魔电;大陆正式说法是调制解调器,俗称猫。然后某个论坛上就有人觉得大陆的说法很有趣,而我作为大陆人,又感觉 魔电 也是如此。还有变压器港台称为“火牛”,呵呵,是好玩。但这个估计是口语,不能作为书面正式语言吧?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14:01
English to Chinese
+ ...
从“魔电与猫”谈起 Mar 8, 2008

每个语言文化中由于人们聚居的地域或从事的行业以及社经地位的不同,很自然会产生一些日常用词和语法习惯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次语言文化”。

把MOdulator/DEModulator称为MODEM,在英语里已经属于某个行业的特用语词,中文里由于地域的缘故产生两种不同的翻译“调制解调器”和“数据机”,这也属于同一个行业,只是翻译时所着重的功能不同而已,但都是标�
... See more
每个语言文化中由于人们聚居的地域或从事的行业以及社经地位的不同,很自然会产生一些日常用词和语法习惯上的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次语言文化”。

把MOdulator/DEModulator称为MODEM,在英语里已经属于某个行业的特用语词,中文里由于地域的缘故产生两种不同的翻译“调制解调器”和“数据机”,这也属于同一个行业,只是翻译时所着重的功能不同而已,但都是标准语词。但是,每一个世代都会发生一些属于那个世代的专用代用语,所以就有人取第一个音节的谐音把MODEM叫成“猫”,有人取两个音节的谐音把它叫成“魔电”,这就不是标准语词了。“火牛”的称法也不属于标准语词,连我都从来没听说过呢。

比较明显的“次语言文化”应该是行业专属的语言,但那还是在标准语的范围之内,因为在这种次语言文化中所使用的语词还是有一定的标准,不会过于任意,能够被行业内外的人广泛接受。地域性的次语言文化差异也是比较明显的,他们大多属于语法习惯的差异,即使有用词的差异,却也不那么严重。

不过,偏离标准语越远,次语言文化差异就会变成两种语言的隔阂,不再完全同属一个语言了。比方说,台湾本地的语言虽然主体仍是汉语闽南方言,但有许多词语和语法借自南岛语系(北半球太平洋西南方及南洋岛屿土著民族的语言多属南岛语系),加上日据五十年受到日语词汇和语法的影响,平常使用本地语言的人,在使用现代汉语普通话时,容易产生与中国大陆人的语言习惯不太相同的表达方式;这种差异相当微妙,不容易说清楚。

比方说,翻译一篇西班牙民间故事时,我借用了台湾俗话的说法,把原来可以浓缩成“祸不单行”的一段原文,翻译成“人走霉运,种瓠子也要长出丝瓜”,台湾本地人对这样的表达方式会感到亲切幽默,但习惯中国大陆语言表达的人,很可能必须想一下这会是什么意思。事实上,这样的表达既不是台湾俗话的原貌,也不是汉语俗话的改编,但两种不同语言或不同语言习惯的人都还能读得明白。

http://www.proz.com/topic/31839?start=17

这种在表达方面的差异才是次语言文化研究的对象,非常不容易说清楚造成差异的原因何在。然而,自从1980年代以来,台湾与中国大陆人民间的往来越来越密切,语言习惯已经渐渐有同化的趋势。比方说,以往我们在台湾不太可能使用“肯定”这个词,我们说的是“一定”或“确定”,在非标准的次语言文化里,我们会说“铁定”,但如果有人说“肯定”,那肯定大多数的人会觉得奇怪;不过,现在越来越常听到台湾人使用“肯定”这个词了,大家都已经用得很自然,肯定不再会被误解。

依我观察,单单这个“依我观察”很可能让中国大陆人听来不习惯,因为在中国习惯的说法是“根据我的观察”、“依据我的观察”或“依照我的观察”,把后两者缩节成“依我观察”包管让人觉得怪异,但并不会听不明白。同样地,在中国的许多表达方式,台湾人听来还是觉得“诡异”;最明显的就是“抓紧质量”,听到这样的表达法,台湾人的心里就会“敲两下鼓”,咚咚两声:这说的到底是什么话?!

习惯于一个(次)语言文化的人,虽然察觉自己的语言习惯和别人有些差异,但是并不容易描述那些差异;此外,不同语言习惯的人互相接触越频繁,双向的同化就会更彻底深入,直到双方根本不再察觉有什么重大的差异。这种情况已经在台海两岸发生了许久,只是到目前为止双方还未完全融入对方的文化而已。

不过,完全融入对方的语言文化,可能性很小;只要留意中国境内各地语言表达的差异情况就知道,即使今日的大众传媒非常发达,全国民众观赏的是相同电视节目,听到的是相同的口音和措辞,各地方人使用标准的普通话还是会有相当的差异--原因:人性原本就有趋同和趋异的两种需求;当一个人拥有self-awareness的时候,他并不在乎自己和别人有什么不同,只会使用语言表达出自己的考察、观点、分析、看法和想法,借以与别人交换意见、理解别人;但是,当一个人由于社群的压力而产生self-consciousness的时候,他会刻意与别人的观点、分析、看法和想法趋近、趋同。这些情况都会在社群的互动中通过语言的现象表现出来。

呵,如果不知道原意,“魔电与猫”这个标题,听来好像可用来写童话故事呢。

Alvin Liu wrote:

最近查了查,发现很有趣的现象:
比如modem,香港和台湾似乎是翻译成 数据机,似乎有个俗称 魔电;大陆正式说法是调制解调器,俗称猫。然后某个论坛上就有人觉得大陆的说法很有趣,而我作为大陆人,又感觉 魔电 也是如此。还有变压器港台称为“火牛”,呵呵,是好玩。但这个估计是口语,不能作为书面正式语言吧?
Collapse


 
eng2chi
eng2chi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Kingdom
Local time: 14:01
English to Chinese
+ ...
大同小异吧 Mar 10, 2008

Alvin Liu wrote:

我知道简体与繁体除了字形差别外,大陆的词汇和台湾的用词还有很多差别。今天听说香港的繁体与台湾的繁体也有差别,那么我想应该是港澳台、海外繁体都会有差别的。不知道了解情况的人有什么说法?



我在在内地和香港都生活了很久,平时也接触一些台湾来的稿件。个人认为就书面语而言,两岸三地大同小异。

当然,有的人看的是大同,有的人拘泥于小异。

也经常接些繁简转换的活,也很轻松,但有时也很累。轻松是因为word的自动转换加上我自己做的一个词库,基本上能把重要的转换自动完成。 说这种事情很累,是因为我的母语也不是繁体,所以有时候,为一两个词或句式,也要考证很久。

有的公司觉得我这样的稿件质量OK,但有的又不满意,比方前不久有个Google网站繁体化的活,我还最花心思去争取,可还是没争取到,但有的大公司,我自己有时都觉得是在敷衍他们了,也还是让我继续。

当然,我敢敷衍,是因为语言发展的趋势。比如香港繁体,这些大公司其实也就把香港当作大中华市场的一部分,重心还是在内地,所以香港繁体质量OK也就足够。而香港繁体自身,凡是可以模棱两可、可以跟大陆趋同的文字,完全可以越来越大陆化。


 
Angus Woo
Angus Woo
Local time: 14:01
Chinese to English
+ ...
不認為香港的文字在大陸化 Mar 17, 2008

回歸之後, 文字最大的變化, 就是多了一些內地的語言表達方式, 而不是在名詞和語言習慣的變更上. 像"鐵打的衙門, 流水的官", 香港政府的高官現在也會借用了.

但不覺得香港的繁體字有大陸化的趨勢, 很多東西的名稱和表達習慣都是不同的. 隨便上網查就知道了.

另外, 我也從來沒有遇到過文字是繁體的, 目標讀者卻是內地習慣簡體字的公眾這麼奇怪的策略. 這樣錯位的安排不知道所為何事.

[Edited at 2008-03-18 01:08]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14:01
English to Chinese
+ ...
官不聊生 Mar 18, 2008

Angus Woo wrote:

回歸之後, 文字最大的變化, 就是多了一些內地的語言表達方式, 而不是在名詞和語言習慣的變更上. 像"鐵打的衙門, 流水的官", 香港政府的高官現在也會借用了.


台湾的情况倒是不同,在语言习惯上和中国大陆差距还是很大,我们不说“铁打的衙门,流水的官”,而说的是“官不聊生”。

简体字在台湾也还不流行,但干翻译这行的非得弄清楚简体字不可。市场在哪里,人总会跟着市场跑。


 
Zhoudan
Zhoudan  Identity Verified
Local time: 14:01
English to Chinese
+ ...
简体字书籍 Mar 18, 2008

去年电视里说,台湾也销售大陆出版的简体字书籍,有人买吗?

Wenjer Leuschel wrote:


简体字在台湾也还不流行


 
jyuan_us
jyuan_us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2:01
Member (2005)
English to Chinese
+ ...
有人出示阿扁寫的字﹐裡邊很多簡體字 Mar 18, 2008

Zhoudan wrote:


去年电视里说,台湾也销售大陆出版的简体字书籍,有人买吗?

Wenjer Leuschel wrote:


简体字在台湾也还不流行


 
Wenjer Leuschel (X)
Wenjer Leuschel (X)  Identity Verified
Taiwan
Local time: 14:01
English to Chinese
+ ...
我和我的朋友们都会买 Mar 18, 2008

Zhoudan wrote:

去年电视里说,台湾也销售大陆出版的简体字书籍,有人买吗?
Wenjer Leuschel wrote:

简体字在台湾也还不流行


但,当然不是没有选择地买。必须是我们兴趣的学识范围内的书籍。


 
chance (X)
chance (X)
French to Chinese
+ ...
我从台湾网站买过大陆出版的专业词典 Mar 18, 2008

Zhoudan wrote:


去年电视里说,台湾也销售大陆出版的简体字书籍,有人买吗?

Wenjer Leuschel wrote:


简体字在台湾也还不流行


 
jyuan_us
jyuan_us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2:01
Member (2005)
English to Chinese
+ ...
原來管碧玲被稱為管媽 Mar 18, 2008

有點好玩。

 
jyuan_us
jyuan_us  Identity Verified
United States
Local time: 02:01
Member (2005)
English to Chinese
+ ...
在你的管子上看TVBS的李濤呢 Mar 18, 2008

他可真藍啊﹐藍得不亦樂乎。

台灣這幾天可真熱鬧啊﹐早知道過去看看了。


 
Guang Li
Guang Li  Identity Verified
Australia
Local time: 16:01
Member (2008)
English to Chinese
+ ...
差别太大 Mar 18, 2008

我最近一个月一直闷头学习并翻译一个繁体项目,虽然繁体水平有些提高,但深知语言不是一朝一夕能解决的,所以我决定以后绝对不做繁体项目了。

 
Pages in topic:   [1 2] >


To report site rules violations or get help, contact a site moderator:


You can also contact site staff by submitting a support request »

谁能说说简体与繁体的差别,以及港澳台、海外繁体的差别






Trados Business Manager Lite
Create customer quotes and invoices from within Trados Studio

Trados Business Manager Lite helps to simplify and speed up some of the daily tasks, such as invoicing and reporting, associated with running your freelance translation business.

More info »
Pastey
Your smart companion app

Pastey is an innovative desktop application that bridges the gap between human expertis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With intuitive keyboard shortcuts, Pastey transforms your source text into AI-powered draft translations.

Find out more »